close

main 

看完電影版才知道SP的事,
雖然有點可惜,
雖然有狠強烈的先後順序,
但至少感受的程度不會因為看的先後順序而影響。

八島的PART在看小說的時候沒有把這個部份放大,
但電影版裡,八島跟中原的家被包圍,中原被當作殺人犯女友,
看到八島打工同事好心跟松宮提供的線索導致明明是受害人的青柳被汙名化,
當這些細節變成畫面的時候,
才讓我想起看「手紙」時的沉重感。
這個部份,台灣人的無奈感大概又比日本人更強烈數倍。

爸爸為了希望兒子發現自己的錯誤勇於承認,
並且帶著贖罪(替兒子也替自己)的心情所做的一切當然是主軸,
但加賀在詢問老師的時候的那番話是最打中我的。
(不記得小說版裡面有沒有)
小屁孩四處撒野的時代,
大人們卻一副小屁孩的形成跟自己無關。
但畏罪殺人後企圖自殺的杉野,
或是赤い指裡殺了小女孩的直巳還嗆爸爸說,
「我未成年殺人,是父母的責任」
除了直接造成問題的游泳隊老師,
跟不關心家裡的爸爸加溺愛小孩的媽媽,
不就是我們這些大人放任這個社會繼續變態發展害的。
網路上電視上充斥著彷彿道德正義已經過時的言論,
身邊的大人又不能適時給教訓的時候,
這些小屁孩又要怎麼長成正常的大人?

當然我還是願意相信,
這個社會再變態,
正確的價值觀跟道德正義,
這些世界共通的人類的信念始終不會被扭曲。
即使因為我們都不是完人,
不可能不犯錯,
而且悲劇的發生也通常就跟電影一樣,
是每一個人的小錯累積蘊釀成的大錯。
でもひとりひとりが人間の良さを信じて、
いい方向へ進もうとすれば、
ちっとずつでも良くなれるは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angeso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